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臺北市公會堂  

 1928 年,興建臺北市公會堂為昭和天皇登基大典紀念事業之一,場地的選擇歷經多次討論後,1932 年8 月,正式確定舊廳舍移築臺北植物園與圓山動物園,11 月23 日舉行公會堂起工式,工程歷時4 年,至1936 年12月26 日落成。建築本體採用當時最先進的鋼筋混凝土架構,耐震、耐火、耐風,為堅固的四層樓建築,總面積為4,188 坪。

/001/Upload/402/relpic/18273/117435/1825f6ad-fdf7-4b84-b723-ad08ed66d993.jpg


/001/Upload/402/relpic/18273/117435/9b84b7eb-0d8e-4f25-8145-d2f891236a09.jpg

  建築工程由臺灣總督府營繕課負責,主導設計者為課長井手薰。他以四面迴廊、四向開口的設計,形塑流暢的動線。外貌以幾何線條為主,簡潔明朗,呈現現代主義精神。建築風格上,降低明治維新以來盛行的希臘羅馬建築樣式,轉向其他古文明取材;包括阿拉伯風格的弧形拱門、尖弧高窗,中國的「方勝」造型氣窗、琉璃瓦、承重斗拱,閩南式的陶瓦,以及希臘三角形山牆,形成特殊的「混血風格」。


  建物以中央樓梯區隔為東西兩側,東側主要是大集會室,挑高4 層樓,當年下層可容觀眾1,301 席,上層755 席,合計2,056 席;西側主要是大宴會場(又名大食堂),挑高2 層樓。其他各樓層有大小不等的集會室,各樓層均設有露

臺。此外,建物前面規劃為寬闊的廣場,提供戶外活動空間。


  1935 年,即將完工的「臺北市公會堂」,以「始政40 週年臺灣博覽會」的「第一展覽館主展場」身分首度亮相,吸引許多民眾前來。1936 年底,摩登氣派的「臺北市公會堂」落成,成為日後許多大型公民活動、藝文展演的最佳

舞台。


臺北市中山堂  

/001/Upload/402/relpic/18273/117435/0019560c-6246-4816-9b88-79715f7dfe8b.jpg


   1945 年,日本戰敗,臺灣重歸中華民國版圖。公會堂2 樓「大宴會場」為「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」場地,受降儀式在這裡舉行。同年「臺北市公會堂」正式更名「中山堂」,隸屬臺北市政府。見證臺灣光復的「大宴會場」,改名為「光復廳」,「大集會室」更名為「中正廳」,二樓的「貴賓室」則取名為「堡壘廳」。


  1949 年,國民政府遷臺,以中山堂為國民大會會址、立法院議事廳及臺北市參議會議事廳,長達數十載。此外,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立法院審議通過,中華民國第二、三、四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大典,都在這裡舉行。



/001/Upload/402/relpic/18273/117435/3815ffd1-5a2d-4d3a-882a-f8ef823405f2.jpg

中山堂也常接待外國貴賓,例如美國前總統尼克森、韓國前大統領李承晚、越南前總統吳廷琰、菲律賓前總統賈西亞、伊朗前國王巴勒維等元首,都曾在此接受國宴款待。













/001/Upload/402/relpic/18273/117435/0ba30aad-d84b-487d-9f7d-b4f40ab145d1.jpg

中山堂做為光復後重要的集會與展演場地,創下許多珍貴的「第一次」紀錄:臺灣第一座天文觀測站,曾設立於此;臺灣省第一屆美術展、臺北市第一屆集團結婚、蔡瑞月首次舞展、楊三郎首次歌謠發表會、第一屆愛國獎券開獎、第一屆漫畫展、現代畫派「五月畫會」首次畫展、李梅樹首次個人油畫展、波士頓交響樂團及維也納兒童合唱團首次來臺演出、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忍尼辛首度來臺演講;以及由楊弦發起,日後帶動民歌風潮的中國現代民歌演唱會,都在中山堂舉行。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,也在此舉行成立大典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1992 年,中山堂經審議為臺閩地區二級古蹟,1997 年<文化資產保存法>修正,中山堂歸列直轄市定古蹟,2019 年經文化部指定為國定古蹟。在歷史光環中,繼續綻放熱情與活力。